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便有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30多年过去了,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逐渐迈入老年人行列。于是,4个老人1个孩子的“421”家庭压力便落在了独一代身上。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青岛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任务十分艰巨。10月12日,记者调查了岛城10个“421”家庭,9个受访家庭表示 ,夫妻俩养四老一小,实
在让人不堪重负。除了时间、精力上顾不过来外,经济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收入低、物价高,房价高,父母不能团聚,就业难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照顾父母时间太少等问题,都是独一代所面临的难题。
家庭一:养不起
拼死拼活挣不出养老钱
“我现在就感觉养老有些力不从心。”今年27岁的张涛老家在内蒙古,娶了青岛媳妇,两人都是独生子女,现在跟岳父岳母住在青岛,张涛每年只能回家两次看望父母,这让他感觉特别内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工资很不稳定,每个月最低时仅能拿到1000多元,“这时候我心里特别慌,感觉挣的钱根本不够用。”张涛说自己的平均工资大概在2000多元,他的爱人在一家大超市工作,每月也有2000多元钱的收入,两个人一个月收入大约4500元。
这些钱花起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张涛和爱人现在还在还房贷,每月 1700元,他们的女儿刚满一百天,一个月起码要花500元左右在小宝贝身上,张涛和爱人的吃穿费用,以及花在岳父岳母身上的钱每月也有1000多元,这样他们的收入只剩下1300元,再去掉跟朋友同事交际的费用,所剩无几。“说实话,现在我的爱人休产假,要不是我的岳父岳母照顾着她和孩子,我真忙不过来,就更不用说让我们去照顾老人了。”张涛说。
“并且我父母在外地,我这样就更照顾不上他们,所以我希望把他们接过来。”张涛说现在他们夫妻二人正在努力攒钱,希望在五年内再购置一套小房子 ,把老家的父母接过来照料,这无疑又增加了一份压力。“再加把劲拼命吧,挣钱给父母养老。”张涛说。
家庭二:没时间
老人生病独生子累得哭
“我们这一代养老真累,不怕你笑话,我最近被累得哭了。”今年29岁的王明(化名)和爱人都是独生子女,同为80后的他们深深感觉到了养老的压力。“主要是精力没这么多。”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的王明,对自己的描述是“混了这两年,当上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儿。”这份职业让王明每个月能挣6000元左右的收入,但代价就是没白没夜地工作,被压缩得不能再压缩的节假日还要随叫随到,工作压力非常大。王明的爱人在学校工作,平时工作也很忙,老人只能“抽空”陪了。
由于王明的父母生他的时候已经35岁左右了,所以现在王明感觉到压力空前大。“以前还不觉得,前几天我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被送到了医院,我压力一下子就袭来了。”王明告诉记者,两个月前他母亲病倒,他和爱人不得不医院、单位、家里三头跑,老感觉力不从心。“老人这个年纪哪有不生病的,一生病我们就跑不过来了,三头都照顾不好。”有一天夜里他陪了母亲一夜,第二天早上接完孩子上幼儿园后又匆匆忙忙地到了单位,下午下班后爱人接孩子 ,他就直接到了医院。“在陪着妈妈吃完饭后,我借口出去溜达溜达 ,就到了卫生间大哭了一场,实在是受不了了。”王明说。
■专家建议
居家式社区养老应推广
“人们对养老的忧虑,主要着眼于单纯的家庭养老。当‘衣食住行、游购医娱’等支出成倍飞涨时,仅靠传统的‘养儿防老’肯定适应不了家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老人赡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应逐渐转向社会,即由家庭责任主体过渡到国家或社会责任主体,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居家式社区养老应是现阶段较为可
行的选择。
“居家式社区养老即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居家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它适合的人群具有普遍性: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又不想离开家的空巢老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青岛的社区养老服务对象有些局限,其实对有消费能力的老人,完全可以提供更多的家政服务,通过扩大服务范围让老人以抵偿价格获得服务。
“以房养老”模式可尝试
“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不妨尝试‘以房养老’。”谈到养老的话题,省政协委员杨乃瑞表示,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养老模式,而目前应该探索更多的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是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杨委员表示,这样以来可以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 ,将住房蕴含的价值尤其是自己身故后住房仍然会保留的巨大价值,在自己生前变现套现用来养老。“据了解,‘以房养老’目前已经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特别适合于手头有房、无子女或者不需要将房产留给子女的老人。建议老人考虑这一养老方式缓解巨大的生活压力。”
■岛城尝试
“三位一体”模式
10月12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随着老年人口的激增,青岛长期来一直在探索养老模式。据悉,青岛目前建立的养老模式主要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构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形式已从上门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简单的服务,逐步向助餐、助浴、精神慰藉等项目化、集约化运作形式发展。“目前,青岛农村地区已全部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或试点工作。”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岛2008年在莱西市开展城镇居家养老试点,2009年在城阳区、莱西市进行农村试点均取得成功,颇受群众欢迎。今年,剩下的区市也先后开展了试点工作。到2012年,全市将有1万名困难老人可得到政府购买的居家基本养老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虚拟”养老社区
目前青岛在国内首创,一种居家养老的新模式——“阳光华龄社区”,加入这个社区的老人完全不受人数、地域的限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得到每天一对一的精神关怀抚慰,以及医疗保健、家庭照料、文艺活动等一系列的养老服务。
据了解,这个社区和以往养老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再需要将老人集中起来才能享受到养老服务,这个社区对老人的照料多半是通过电话和网络,也就是建立一个以电话为主要联络工具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网络平台,通过来自青岛各所高校的志愿者和老人每天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发送免费健康短信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精神照料,而这种精神关怀也是免费的,老年人在自己家中就可以获得。